你是否擔心地暖施工不規(guī)范會導致各種問題,影響日后的使用效果和舒適度呢?其實,地暖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幾層,每一層都至關重要,不容小覷。
一、基層處理
基層處理是地暖施工的基礎部分,通常指的是建筑的原始地面。其要求地面平整,平整度誤差一般不超過 ±5mm。因為如果地面不平整,后續(xù)鋪設的保溫層等就可能會出現(xiàn)空鼓、開裂等問題。比如在一些老舊建筑改造地暖時,由于地面年久失修,存在坑洼或凸起,就必須先對地面進行找平,一般采用水泥砂漿來進行此項操作。
二、保溫層
1.作用:保溫層的主要作用是減少熱量向下散失,從而提高地暖系統(tǒng)的熱效率。它能夠有效阻止熱量向樓下傳遞,使熱量集中向上散發(fā),進而降低能耗。
2.材料與施工:常用的保溫材料有聚苯乙烯泡沫板(EPS)和擠塑聚苯乙烯泡沫板(XPS)。EPS 保溫板保溫性能較好,價格相對較低;XPS 保溫板則具有更高的抗壓強度和較低的導熱系數(shù)。保溫板的厚度一般在 2-3cm 左右。在鋪設保溫板時,需注意保溫板之間的拼接應緊密,防止出現(xiàn)縫隙,否則熱量會從縫隙處散失,影響保溫效果。通常會使用專用的保溫板膠進行粘貼,并同時用膠帶密封保溫板的接縫。
三、反射膜層
1.作用:反射膜能夠將熱量向上反射,進一步減少熱量向下的損失。它可把發(fā)熱電纜或地暖管散發(fā)的熱量集中反射到室內地面,提高室內的升溫速度和熱舒適度。

2.材料與施工:反射膜一般為鋁箔反射膜,具有良好的反射性能。鋪設時,要將反射膜平整地鋪設在保溫層上,并覆蓋整個保溫層表面。反射膜之間的搭接部分一般在 10-20cm 左右,且需用膠帶固定好,防止其移位。
四、地暖管(或發(fā)熱電纜)鋪設層
1.地暖管鋪設(以水地暖為例)
-
作用:地暖管是水地暖系統(tǒng)中傳輸熱水的通道,熱水通過地暖管將熱量散發(fā)至室內。
-
材料與施工:常用的地暖管材料有 PE-RT(耐熱聚乙烯)管和 PE-X(交聯(lián)聚乙烯)管。PE-RT 管柔韌性和耐溫性良好;PE-X 管強度較高。地暖管的鋪設方式有回字形、S 形等多種,一般管間距在 15-30cm 左右,具體間距要依據(jù)房間的熱負荷等因素確定。例如在臥室等對溫度要求較高的區(qū)域,管間距可適當縮小,以保證充足的熱量供應。鋪設過程中要注意管道不能有死彎,以免影響熱水的循環(huán)。同時,管道的固定也很關鍵,一般會使用專用的塑料卡釘將管道固定在保溫板上。
-
2.發(fā)熱電纜鋪設(以電地暖為例)
-
作用:發(fā)熱電纜是電地暖系統(tǒng)的核心部件,通過電流通過電纜產(chǎn)生熱量來為室內供暖。
-
材料與施工:發(fā)熱電纜的功率一般根據(jù)房間面積等因素選擇。鋪設時,要按照設計要求均勻地鋪設在反射膜上,電纜之間的間距也要符合設計要求,一般在 10-30cm 左右。發(fā)熱電纜不能有交叉或重疊,否則會導致局部過熱,引發(fā)安全隱患。
-

五、填充層(豆石混凝土層)
1.作用:填充層主要用于保護地暖管(或發(fā)熱電纜),同時使熱量能夠更均勻地向上散發(fā)。它能夠固定地暖管的位置,并增強地面的承載能力。2.材料與施工:填充層一般采用豆石混凝土,豆石的粒徑通常在 5-12mm 左右,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一般不低于 C15。在澆筑填充層時,要注意避免損壞地暖管(或發(fā)熱電纜),一般采用人工或小型設備進行澆筑,并用抹子將表面抹平。填充層的厚度一般在 4-6cm 左右。
六、地面裝飾層
1.作用:地面裝飾層主要是為了滿足室內的美觀和使用功能需求,其材料可以是瓷磚、木地板等多種。2.材料與施工:以瓷磚為例,在鋪設瓷磚前,要確保填充層已經(jīng)充分干燥,一般需等待填充層的強度達到一定要求后(通常 7-10 天左右)才能進行瓷磚鋪設。瓷磚的鋪貼方法與普通地面瓷磚鋪貼類似,要注意瓷磚之間的縫隙均勻,以保證鋪貼質量。若是木地板,則一般建議采用適合地暖系統(tǒng)的專用木地板,其安裝方式也有相應要求,要考慮到木地板的伸縮性等因素,避免因溫度變化導致木地板變形 。
(聲明:文章取材于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刪除,謝謝)